云游戏这片蓝海,陆续有人闯入进来。据悉,Google将在3月中旬发布自家的Project Stream云游戏服务,还将推出一款搭载该服务的硬件设备,包括一个“游戏机”和一个控制手柄。
这项服务去年就开始测试,用户只要保证25M以上的带宽,就能在PC端的Chrome浏览器上玩到《刺客信条:奥德赛》这款刺客信条系列的最新大作。
微软不甘示弱,去年10月也发布了xCloud云游戏平台,不仅适用于自家Xbox主机,还登陆到IOS和Android系统,和PC端,甚至于在前几天,微软把这项服务搬上了任天堂Switch主机,通过xCloud玩家可以在NS平台玩到微软的第一方独占游戏。
御三家的其他两家索尼和任天堂也都各自推出了云游戏服务,在性能不足的Switch上,可以在云端玩到本机带不动的《生化危机7》和《刺客信条:奥德赛》,缺点就是,实在是太贵。
甚至于连亚马逊都坐不住了,在亚马逊官网招聘信息中,出现了“云游戏软件开发工程师”这样的岗位。
大厂们都想在流媒体云游戏领域成为下一个Netflix,游戏发行巨头腾讯也不例外。
云游戏在未来有太多的想象空间,如果全面普及,将打破产业壁垒,改变游戏的发行形态,盗版游戏将不复存在,云游戏可能会取代家用主机,整个游戏行业发生巨变。
但游戏发展这么多年,衍生出多种形态,都是为了在不同场景下满足玩家玩游戏的需求,在云游戏出现之前,也有玩家出门玩手机,工作间隙玩电脑,回家打开主机,即使云游戏普及,在很多场景下依旧需要多种设备的支持,才能保证游戏体验,更大的可能是,云游戏会像现在这样,成为一种形态的补充,而不会取代其他形态。
不谈那么远,即便现在,云游戏也面临很多困难,有位玩家在手机上玩了一小时格来云游戏,产生了5个G的数据流量,直接把手机玩到欠费,而在Switch上,按游戏时间收费玩《刺客信条:奥德赛》,一天的费用约合人民币44元,如果打算买断,价格是人民币513元,在PC端的steam上,这钱都能买两个《奥德赛》了。
云游戏最初是为了降低玩家买高配置设备的经济压力,到头来还是一场不菲的买卖,苦恼的来源永远都是那么简单:穷啊。